外資醫院:鯰魚來了 公立醫院不再獨步天下
一直在中國醫療服務市場外逡巡的外資醫院,終于等來了政策放行。
近日,國家衛計委和商務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設立外資獨資醫院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新設或并購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設立外資獨資醫院。
同時,開辦外資獨資醫院的審批權限下放到省級。如果省級衛生部門審批通過,則進入下一環節,由省級商務部門依據外商投資法律法規進行外資獨資醫院設立的審批工作。
記者從北京市衛計委了解到,外資醫院進入北京的具體實施和審批方案正在制訂中,方案制訂完成并報國家衛生計生委通過后,外資醫院可以正式進入北京。
“外資醫院對國內大型公立醫院并不構成威脅,頂多在牙科、婦產等高端?漆t院領域會形成較為激烈的競爭!币患彝赓Y醫療機構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受醫生資源以及醫保等限制,外資醫院很難有大作為。
“昂貴”的醫院
外資獨資醫院真的要來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老百姓對外資醫院有著這樣的期待:“能在家門口看上高水平的洋醫生”、“排隊時間短一點,服務態度好一些,看病價格合理一點”、“與公立醫院形成競爭,治治大醫院的‘傲慢病’等”。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洋醫院是為富人設立的,并不能解決目前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外資醫院和公立醫院比有什么不同么?在多數人眼里,外資醫院意味著高昂的價格。
“兩年前我胃部不適,去一家外資醫院看過病,和消化科的醫生聊了近40分鐘,醫生問了很多可能的病因,并為我詳細分析!蓖馄髥T工李思遠告訴本報記者,同樣的病癥他也在公立醫院看過,在經過1個小時的排隊后,公立醫院的醫生只用了不到3分鐘為他看病開藥,“我還有很多問題要問,大夫就已經開始叫下一位患者了!
“好的服務對應的是高昂的價格,而且去外資醫院看病醫保不能報銷!崩钏歼h告訴記者,非到萬不得已,他目前的首選仍是公立醫院。
“禾新醫院就診環境和服務態度都很好,但是看病不能醫保報銷,那里更適合有錢人看病!鄙虾J忻襦嵟扛嬖V本報記者,上海禾新醫院是上海惟一一家外資獨資醫院,但看病的人并不多。
記者以分娩費用為例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公立醫院的費用和外資醫院相比,差距讓人咋舌:普通公立醫院順產的費用在1500元到3000元不等,剖腹產在5000元到6000元不等;而在外資醫院,以中外合資的北京和睦家醫院為例,僅順產的費用就超過6萬元,剖腹產的費用則在10萬元以上。
毋庸置疑,外資辦醫能為國內醫療市場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但外資獨資辦醫是否能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還不應過于樂觀。一般而言,外資醫院主打高端醫療市場,服務于高端人群,通常也意味著高收費。
鯰魚效應
記者了解到,在2010年底我國放開了港澳臺獨資辦醫。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也開始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
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境外資本獨資醫院只有兩家,分別是臺資獨資的上海禾新醫院,以及港資獨資的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
而第三家外資獨資醫院也已開始籌備,今年7月22日,德國阿特蒙集團、銀山資本聯手外高橋集團,就設立“中國上海自貿區阿特蒙醫院”,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對記者表示,外資獨資醫院在我國醫療體系中承擔的是“補充”的角色,在中國整體就醫市場規模中不會太大!捌駷橹,國內的外資醫療機構大部分為中外合資,純粹獨資的醫院發展腳步較緩,原因很簡單:雖然鼓勵和引導社會辦醫的意見有了,但缺乏落實的細則!鼻f一強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資獨資醫院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如果能對國內醫院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是不錯的。
“因為國內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大醫院就醫環境差是長久存在的痼疾,可以說,不少國內患者幾乎從未體驗過舒適的醫療服務;而如果能將歐美的醫院運營模式復制過來,將有望帶動國內的服務升級!敝袣W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對記者表示。
出臺的政策也確實可看出國家要借力外資提升中國醫院管理水平的意圖!锻ㄖ凤@示,申請設立外資獨資醫院的境外投資者應具有直接或間接從事醫療衛生投資與管理的經驗,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能夠提供國際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能夠提供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醫學技術和設備;可以補充或改善當地醫療服務能力、醫療技術、資金和醫療設施方面的不足。
“如果我們期待外資醫院解決基本醫療的問題,那會讓你失望的,它不可能提供基本醫療,因而不是解決看病貴的辦法!睆V東省衛計委正廳級巡視員廖新波說。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有能力享受高端服務的人不選擇公立醫院就醫了,分流之后也確實會緩解公立醫院“看病難”的問題。
阻礙待解
廖新波表示,雖然放行外資獨資醫院是好事,但實際上,外資獨資辦醫所涉及到的遠遠不止發布通知的這兩個部門,它還會涉及到金融、土地、保險等領域;因此,政策雖利好,但影響外資辦醫的政策環境依然非常復雜,外資辦醫仍需要各部門進一步理順關系與責任,完善現有的配套政策。
阿特蒙集團創始人賴納也表示:“除了硬件設施,接下來將會面臨許多考驗,比如醫護人員的聘用,提升公眾對私人醫院信任感等!
因為根據《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暫行管理辦法》,在外國取得合法行醫權的外籍醫師,應邀、應聘或申請來華從事不超過一年期限的臨床診斷、治療業務活動。注冊期滿需要延期的,可以按規定重新辦理注冊。
同時,由于沒有辦法使用國內醫保,讓外資醫院的患者群大幅縮小,僅局限于在華工作的外國人、富人和擁有商業保險的外企員工。
上述外資醫療機構負責人表示,若限制太多,最終只有高端領域的客戶更加青睞外資醫院,效果就打折扣了。
不過,這些阻礙仍然有希望得到解決。記者了解到,港資獨資的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已經于7月25日被納入了醫保范圍。
深圳,斄猪槼毖劭漆t院自去年3月開業以來,一直將掛號費、診療費、基本檢查費等打包收費,內地醫生門診打包收取150元一次,外籍醫生分別為300元、500元和800元一次。
今年7月25日,該醫院被納入醫保,隨即調整了收費系統和標準。對于綜合醫;颊,該院5名內地醫生全部按照深圳二級醫院標準收取診金,一名被納入醫保的外籍醫生看病還需自費支付150元的特殊專家服務費;其他外籍醫生和自費病人則沿襲原有收費模式。
來源:華夏時報
上一篇 : 沒有了
下一篇 : 移動醫療應用軟件監管模式初探